山大附名師點撥| 高一上半學期,這些問題你遇到了嗎?
1-151202103146.jpg (63.06 KB, 下載次數: 228)
下載附件
2016-12-1 17:10 上傳
形勢一時間不夠用
高一開始,學生九門功課同時學習,每門課的難度都比高中上了一個臺階,而每節課上的容量都特別的大,學生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寫完作業。 這個時候關鍵要分清輕重緩急,避免兩種情況,一種是過早放棄文理之一,提前給自己分好科來減輕負擔,但將來的情況不符合預期時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了;一種是努力想要把作業完成,讓自己跟上,結果手忙腳亂疲于應付,沒有自己的安排與規劃,時間利用效率不高--要知道比起完成作業,更重要的是把知識真正理解透徹,要知道高中的學習速度特別的快,一步跟不上,往往步步跟不上--學習是給自己學的不是為了讓自己看上去已經努力了,所以當發現在效果和完成作業之間有沖突時,抉擇一定要果斷。 形勢二心理定位偏差
1.有的學生雖然暑假已經上過預科班,但是僅靠預習和學校里面的學習并不能保障一個好成績,因為初高中再怎么過渡鋪墊,它都是所有科目直接由一個更難的新框架下重新開始適應,而很多初中學習很優秀的學生,忽然覺得自己聽不懂,學的吃力簡直就是”學渣”的情況不可接受,結果本來能學到的東西因為心焦反而沒學好。 2.就高一這個階段而言,高中學生已經淘汰了厭學,缺乏動力,學習能力弱的學生,能進高中的都不差,而老師也不會象初中那樣管那么多,全憑自己了;學生剛上高中的時候都是勁頭比較大的時候,但是第一次月考和期中考試的成績出來,學生會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,衡量自己就是某個水平的學生,以后也更容易按照這個檔次來設定自己的學習目標。如果期中考試沒出成績,而高一上半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依然沒有考好,那么更高層次的成績對于學生來講就似乎是考不到的了。--最終高考的時候,有的學生沒考上211就會難過,而有的學生考上二本全家都很高興,因為很早的時候大家都已經想好自己的定位了,(雖然都是辛苦三年)。 形勢三學科形勢
數學
必修一是整個高中的基礎,同時函數本身就是高考的一大難點。期中考試之后,學生會立刻開始學習必修二:高中幾何的基礎,讓學生從平面幾何跳躍到立體幾何--也是高考中除了函數有關的部分外,占分最多的內容。就知識儲備而言,跟必修一沒有太大聯系,學生需要另外進行適應,而預科班里普遍沒有足夠時間提前學到這些內容。學生抓緊把必修二學好,對于讓期中考試沒有考好的學生恢復信心是很有幫助的,同時也讓學生能看到自己的成績處于上升狀態。 物理 期中前后,學生會學到第三章:相互作用--之前的內(運動描述,直線運動)更多是讓學生從初中的思維習慣改變過來,而相互作用這一章是整個高中物理知識的基礎。這部分學不好是不可能學好物理的。尤其力的合成與力的分解會讓很多學生覺得吃力,因為物理上所運用的數學知識(矢量等),在數學的課程進度上還沒有正式學習。所以學生雖然不至于學不會,但理解起來有額外的壓力。
在之后的第四章--牛頓運動定律,是在講新知識的同時綜合性地運用前面三章的內容,是學生物理學習的分水嶺,很多學生從這章開始“徹底學不會物理了”。不僅難度大,在高考上出題類型非常豐富,無論難度、所占分值、考試頻率一直居高不下。 化學 化學是高一理科里面相對容易的一科,但不意味著學生能夠輕松學好。高一學生在第一章的摩爾(物質的量)這個環節容易不適應,到了期中考試時會有所緩解;第二章的氧化劑和還原劑是重難點,會影響以后的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;到了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(期中之后),學生會碰到的挑戰是:開始學習物質,碰到大量的密集知識點。此時關鍵是學生懂得分類學習,找到眾多物質共通的學習方法;同時難點在于,把這些瑣碎的知識點應用到化學題目中,這些知識點都是后期學習的基礎。而且由于知識點非常的碎,所以如果當時沒有掌握,后期在碰到困難時,想補回來會非常的麻煩。
工大教育是一家專注于中小學一對一輔導的教育機構,老師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、薄弱點、學習習慣等制定最適合每個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方案,“教、學、練、測”的教學鏈環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提分效果。如果需要針對孩子的個性化輔導和教育,可以加工大教育-丁老師Q2323373959,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,拉家長到相應的太原家長交流群,一起為孩子保駕護航。如果孩子有更多個性化的學習問題,可以讓學科分析老師即刻答疑,提分咨詢4006363138。
|